1月10日下午,參加政協第十四屆濟南市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的政協委員陸續抵達駐地報到。今年的會議程序進行了精簡優化,會期壓縮至三天半,各環節更加緊湊高效。
據瞭解,本次政協會議通過濟南政協“協商雲”平台掃碼就可完成報到。會議期間,“協商雲”app將開通“請您對市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提案工作報告提出意見建議”和“請您對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意見建議”兩次專題議政,委員們也可以在“協商雲”平台上進行提案建議等移動履職。
同時,有關會議的通知消息也將及時的通過“協商雲”進行app推送和短信温馨提示,政協委員只要一機在手,就可以隨時隨地參與政協履職,提出提案、建議、社情民意信息,實現了從“紙上”到“網上”、從“桌面”到“指尖”的轉變,“雲端履職”大幅度增加了委員履職活動的便利性。
激發“精氣神” 委員履職迎來“雲”時代
“平時委員們可以在‘協商雲’上專題協商、遠程協商、互動交流、分享經驗等等。‘協商雲’App自創建以來,搭建起了一個全新的學習交流平台,信息更新快捷,使用也非常方便,大大提高了委員們積極性、創造性。”市政協委員劉衞羣説,“對我幫助也很大,通過學習委員們優秀的履職事蹟,使我開闊了眼界,找到了學習的目標,提升了寫作水平和履職能力,現在協商雲已經成為我每天必看的掌中寶。”
據瞭解,依託“互聯網+大數據”技術,濟南市政協不斷創新履職方式,同步開發了“協商雲”委員履職評價系統,政協委員利用“協商雲”參加會議活動、撰寫提案、社情民意的信息,將會通過該系統統計形成委員履職情況報告,市政協根據履職情況報告,評選出本年度優秀政協委員。目前,該系統已收集760名市政協委員的各類履職信息8129條。
為了提高委員履職實效,激發委員“精氣神”,濟南市政協還出台了《政協濟南市委員會委員履職工作細則》《政協濟南市委員會關於政協委員履職量化考核的實施辦法》和《濟南政協協商雲移動履職平台使用和管理辦法(試行)》,對委員履職進行客觀統計與量化考核,進一步強化委員履職責任。
採訪中,濟南市政協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綜合“協商雲”平台近一年的運行情況來看,委員履職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明顯提升,委員參與政協組織的會議和活動的頻率也顯著增加。
創新“雲端履職”匯聚防疫正能量
疫情發生以來,雖然大部分政協委員居家辦公,但暢通的網絡為委員做好線上宣傳解釋、建言獻策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條件。其間,濟南市政協發佈了《關於運用濟南政協APP履職盡責、共克時艱的通知》。
抗擊疫情期間,“協商雲”平台“非常忙碌”。委員們在協商雲APP上紛紛留言,宣傳抗疫知識和抗疫事蹟,互相鼓勵支持,營造了共同抗疫的良好氛圍。
章丘區政協通過市政協“民主監督直通車”反映瞭解決蔬菜種苗生產供應問題的建議,市農業農村局採取應對措施,協調市財政局緊急下撥財政資金,對蔬菜生產基地、菜籃子直通車承擔單位、育苗企業進行補貼,及時發放應急通行證,保障種苗運輸暢通,全力對接服務企業復工復產。
據悉,全市各級政協組織、政協各參加單位、政協委員和專家學者通過多種渠道反映意見建議600餘條,報送全國政協、省政協183條,轉送有關部門65條。就4位市政協委員聯名提出的《關於緊急支援濟南市物業行業疫情防控必需品的建議》,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分別作出批示。廣大政協委員通過“委員建言”平台,在疫情防控、物資儲備、企業復工等方面闡述獨到見解、提出務實舉措,有效凝聚起社會各界同心抗疫的共識、智慧和力量。
“協商雲”助力委員履職更高效
濟南政協“協商雲”移動履職平台是適應新時代推動政協工作創新發展的重要舉措,同時也是當前疫情期間減少人員聚集的現實需要,目前已經實現委員常態化“雲端履職”。
據悉,“協商雲”啓用以來共收集提案900多件,社情民意信息148條,委員建言751條,網絡議政1956條,召開專題遠程協商會議16場,全面助力了政治協商工作,實現了委員管理的信息化,極大的提高了委員參政議政的熱情,促進政協辦公體系的高效率自動化。“協商雲”上自動生成每一位委員提交的提案、社情民意、參與協商等履職活動情況,委員隨時可以追溯查詢,掌握自己的履職質量。後期“協商雲”還將連接起提案承辦單位,一鍵上傳辦理結果,提案辦理工作的效率將大大提升。
無線濟南客户端
濟南發佈客户端
泉城藍客户端
市中手機台客户端
版權所有:濟南廣播電視台 All Rights Reserved
魯新網備案號:201653103
廣電總局批文 廣局[2010]586號
互聯網四方a集運倉電話信息服務許可證 37120180004
信息網絡傳播許可證號1907177
公安備案號 37010202001790
濟南網 用户反饋郵箱:ijntv_mail@163.com
舉報電話:0531-85652768
廣電總機:0531-85652114
廣告合作:0531-85653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