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參加政協第十四屆濟南市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的市政協委員、濟南市人民防空辦公室主任楊慶緒在接受天下泉城客户端記者採訪時表示,2021年為民辦22件實事中,有兩件涉及濟南市人防辦,一個是免費向1萬個家庭發放人防戰備應急包,一個是利用人防避暑納涼場所開展為民服務公益活動。濟南市人防辦將繼續努力,將兩件實事做好。
1萬個人防戰備應急包繼續發放
“今年,我們將繼續向1萬個家庭發放人防戰備應急包。”楊慶緒説,發放人防戰備應急包是針對防空防災實際需要,確定的為民辦實事項目,戰備應急包內的呼吸面罩、逃生繩、醫療箱、長效蠟燭、防風防水火柴等物品都是專門定製,緊急情況下真正管用、能用。在去年的發放工作中,為幫助市民瞭解掌握應急包的使用,組建了12個小組分赴各區縣,上門為部分中籤家庭進行現場演示教學,保證市民會用。
記者瞭解到,向1萬個家庭發放人防戰備應急包列入2020年政府23件為民辦實事內容。為把這件民生實事辦好,濟南市人防辦在廣泛調研和徵求意見的基礎上,研究確定了發放範圍和發放辦法,並組建了工作專班,制定工作方案,確保發放工作穩步推進。
為嚴把質量關,濟南市人防辦派出工作組趕赴戰備應急包生產廠家,現場督導產品質量,督促加工進度;抽調幾十名幹部職工組成質量抽檢組,對運抵濟南的人防戰備應急包及包內物品的質量和數量進行抽檢把關,保證了應急包內物品齊全、質量可靠。
經過搖號、郵寄,1萬個人防戰備應急包順利送達市民手中,眾多市民在網上曬出收到的應急包,對政府為民辦實事紛紛點贊。
乘涼、健身、看大戲……這兒都行!
“緯十二路人防工程綜合體,已經成為濟南人防的一張名片。”談到去年的人防避暑納涼工作,楊慶緒表示,平戰結合人防工程,在服務市民生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避暑納涼、人防停車、娛樂健身、購物消費,為市民提供了很多便利,特別是“百姓大舞台”,深受市民喜愛。
“下一步,我們將積極推動平戰結合工程由‘商業化’時代邁向‘公益性’時代。”楊慶緒説,瞄準城市品質提升,貼近市民生活需求,積極探索便民惠民的新模式,充分利用人防避暑納涼場所開展為民服務公益活動,打造人民防空服務民生的“升級版”,為市民提供更加貼心周到的服務。
制定黃河沿線人防發展規劃
楊慶緒介紹,濟南市人防辦將深入貫徹落實國家人防辦關於“十四五”規劃編制指導意見,認真總結評估“十三五”規劃經驗,對標“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城市發展新格局,科學編制濟南市人防建設“十四五”規劃,進一步明確未來五年的發展方向和目標任務。
楊慶緒説,濟南市人防辦將對標對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制定黃河沿線重點目標防護、人口疏散體系、防空警報建設規劃。緊抓濟南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修編契機,主動做好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研究,突出省會特點、找準發展定位,組織修編全市人防工程專項規劃,推進城市空間集約化開發、立體化發展。
“下一步,我們將積極推動平戰結合工程由‘商業化’時代邁向‘公益性’時代。”楊慶緒説,瞄準城市品質提升,貼近市民生活需求,做好結建人防工程服務居民停車和單建人防工程服務市民避暑納涼、便民購物、休閒健身等民生實事。
記者:李雨
美編:高陽
無線濟南客户端
濟南發佈客户端
泉城藍客户端
市中手機台客户端
版權所有:濟南廣播電視台 All Rights Reserved
魯新網備案號:201653103
廣電總局批文 廣局[2010]586號
互聯網四方a集運倉電話信息服務許可證 37120180004
信息網絡傳播許可證號1907177
公安備案號 37010202001790
濟南網 用户反饋郵箱:ijntv_mail@163.com
舉報電話:0531-85652768
廣電總機:0531-85652114
廣告合作:0531-85653065